微资讯!“进”无止境
近期,西安联美(常州)环保设备研发总部项目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启动,从拿到土地到办好开工手续,只用6个小时不到。项目负责人李哲宇介绍,交地当天即取得不动产土地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四证三书”,武进变“串联办”为“并联办”,开工审批手续1天内全部办结。
【资料图】
三国时期,吴帝孙权为此地取名“武进”,蕴含“以武而进”之意。新征程上,武进着力打造“A武进”营商环境品牌,以“进”无止境的豪雄之气推动发展。今年1-4月,武进区新增市场主体近9200户,同比增长近27%,市场主体总量正式迈入“20万户时代”。
企业“点菜”
政府“端菜”
近期,武进发布“A武进”“5A”内涵:政策更精准、市场更和谐、政务更满意、法治更透明、人文更活跃。
“拿地即开工”是武进创建“5A”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锚定更高目标,武进还推出“低风险项目简化审批”“分阶段施工许可”等8项配套措施,为全区重点项目提供“菜单式”服务。根据企业审批进度测算,采用相关方案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平均缩短至2个月左右。
政策送暖,经济复苏。然而,对于不少企业而言,惠企政策“不知晓”“不理解”“不会办”等难题萦绕于心——政策文件内容多、学习理解门槛高、中介机构收费贵,企业经常错失政策申报时机,无法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如何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打开“一企通”平台,2500余条政策跃然“屏”上,人才、税收、金融、助企纾困、综合支持等6个模块皆攸关企业生存发展。政策库、政策速配、政策订阅等功能,不仅帮助企业答疑释惑,还能助其排忧解难。
“了解最新惠企政策,申报项目很快通过答辩。”江苏源氢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斌笑着说。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这块“政策计算器”,已给企业精准画像,实现政策精准赋能。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围绕推进“顶天立地”的重大项目、服务“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武进从“小切口”入手,“打包式”发布包括帮办代办促办、税收智囊团等37条助企暖企举措。
既“栽梧桐”,又“除杂草”,既“植沃土”,又“勤浇水”。“政策环境要着眼综合更优,市场环境要着眼公平有序,政务环境要着眼高效便利,法治环境要着眼公正透明,人文环境要着眼亲商安商。”常州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乔俊杰说,要以营商环境的“进无止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稳中求进”。
企业“吐槽”毫无保留
政府“笑纳”改进作风
“高级机加工的缺口很大,技术人才招聘成了‘老大难’”“企业订单饱满,急需就近找一处5000平方米标准厂房”……近期,在由区长主持的每月一次武进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上,不同产业集群的企业家谈需求、说感想、建良言,部门负责人解疑惑、做改进、谋优化。一个诉求推动解决一类问题的机制,悄然形成。
企业“吐槽”,部门“笑纳”。武进针对新能源企业、机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后备企业等不同领域的企业举办座谈会8场,收集到的近百条意见建议全部落实到位。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企业家们普遍反映,他们特别在意政策预期是否稳定、政府承诺能否兑现、要素保障能否跟上。如何做强营商环境这一核心竞争力,检验的是政府的担当。
为打造过硬的干部作风,武进区纪委监委开通“武廉码”,除精准推送各类惠企政策,还不断拓宽企业反映问题的渠道。与此同时,武进区纪委监委还在全区选择30家代表性企业,设立营商环境廉情监测点,把监督“探头”架到企业一线,对影响营商环境的作风和腐败问题线索第一时间跟进、督办、查处。
发现问题,立行立改。有企业反映,区政务服务大厅“进一门”,并不能完全解决“多头跑”问题。武进区纪委监委了解后,相关诉求迅速得到回应。江苏洛凯机电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黄华感慨道:“遇到困难得到快速解决,最能增强信心。”
武进已发布涉优化营商环境问题的自查自纠清单,全面破解难点、痛点、堵点,挖掘改革创新亮点,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地方发展动力注入强劲势能。
“人人是营商环境,时时是营商环境,处处是营商环境,事事是营商环境。”武进区区长恽淇丞表示,要把企业“心声”转化成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有力推手,把优化营商环境的每一件“小事”当成关系武进未来发展的“大事”。
追求“5A”驱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
太阳诱电超薄多层陶瓷电容器项目,是一个重大外资项目,仅一期建筑物投资额就达170亿日元。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武进为项目量身绘制了涉33个单位部门、57个环节、31个事项的全流程图,各部门间通过内部流转、联席会议、信用监管多种形式,审批周期大幅压缩。“政府组建工作专班,每两周上门,现场解决问题。”太阳诱电(常州)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在不少常州干部看来,“A武进”的A就是第一,不仅坚持把企业和群众的诉求摆在第一位置,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政府工作第一选项,还要敢于在营商环境创新突破上迈出第一步,立志收获营商环境建设第一口碑,为武进高质量发展提供第一支撑。
作为“吴文化”发源地,2500多年的历史积淀,塑造了“事事当争第一流、耻为天下第二手”的“阳湖精神”。带着“阳湖精神”这一文化标识的武进,成为“苏南模式”发祥地之一,曾创造每四人就有一人是老板的奇迹。迈入新时代,武进已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中的31个,坐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34家,先后四次获评江苏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区。
“勇争一流”的武进人意识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走在前”,往往意味着率先遇到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挑战。只有“干部敢为”,才能更好地引领和推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从一定意义上讲,干部作风就代表着营商环境。为此,武进真正把营商环境的评价权交给企业、交给社会。
武进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满意度评价、行风监督员监督检查等综合评价工作,让市场主体成为营商环境的“阅卷人”。近两年,企业评价好评率保持在98%以上,政务服务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监督检查问题整改率达100%。“我们已逐步构建了量化指标评价和企业感受相互印证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武进区行政审批局局长祁斌说。
用“营商”,去“赢商”。今年以来,武进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461.01亿元,同比增长5.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3.1%,增速较2022年提升33.1%;新能源产业一季度完成产值449亿元,增幅30%。机器人、智电汽车、集成电路、石墨烯、医疗健康等5张新产业名片越叫越响。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欲茂其末,必深其根。
“抓作风就是抓发展,抓环境就是抓未来。”乔俊杰表示,只有对标一流营商环境,永不懈怠推进作风建设,全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承载力的发展生态,才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尽享更多机遇、更优服务、更快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武进新实践汇聚强大力量。(记者秦华江)
标签: